大陸作家王朔,曾點名批判金庸小說。

王朔:我看金庸(摘錄)

我不相信金庸筆下的那些人物在人類中真實存在過,我指的是這些人物身上的人性那一部分。什麼小說,通俗的、純的都是人類自身的寫照,荒誕也是因為人的荒誕在先,總要源自人體的一部分真實,也許是夢魘,也許是幻想,也許是病態,可能費解,但決不是空穴來風。只有一種小說跟這都不挨邊,那就是壞小說,面兒上看著別提多實了,骨子裡完全是牽線術,跟著作者的主觀意圖跑,什麼不合理的事只要情節需要就硬幹,說起來有名有姓,可一點人味兒沒有。

我一直生活在中國人之間,我也不認為中國人有什麼特別的人種氣質和超於世界各國人民的愛恨情仇,都是人,至多有一些風俗習慣的講究。在金庸小說中我確實看到了一些跟我們不一樣的人,那麼狹隘,粗野,視聽能力和表達能力都有嚴重障礙,差不多都不可理喻,無法無天,精神世界幾乎沒有容量,只能認知眼前的一丁點兒人和事,所有行動近乎簡單的條件反射,一句話,我認不出他們是誰。讀他的書我沒有產生任何有關人、人群的聯想,有如在看一堆機器人作業,邊讀邊問自己:這可能嗎?這哥們兒寫東西也太不過腦子了!一個那麼大歲數的人,混了一輩子,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莫非寫武俠就可以這麼亂來?

這些年來,四大天王,成龍電影,瓊瑤電視劇和金庸小說,可說是四大俗。並不是我不俗,只是不是這麼個俗法。我們有過自己的趣味,也有四大支柱:新時期文學,搖滾,北京電影學院的幾代師生和北京電視藝術中心的十年。創作現在都萎縮了,在流行趣味上可說是全盤淪陷。這個問題出在哪兒,我不知道。也許在中國舊的、天真的、自我神話的東西就是比別的什麼都有生命力。

全文網址:
http://www.shuku.net/novels/zatan/jywstq/jwtq05.html

金庸小說的定位,向來是通俗小說,帶有娛樂性和商業性。但這並不代表,金庸小說一點也沒有文學價值。金庸小說,是虛假和真實的結合體,內容時而寫實,時而荒誕。金庸小說的成就,及不上紅樓夢這等文學經典,但比起一般流行小說,還是高出一個檔次。

流行小說的通病:人物不可信、觀點不正確。

瓊瑤小說,即是一例。「幾度夕陽紅」「庭院深深」「梅花烙」,女主角柔弱低能,遇事只知受氣和忍讓。這些可憐女角,在作者筆下被形容成是聖潔的女性,得到無數男性傾心。作者這種觀點,令人無法認同。

架空歷史小說「銀河英雄傳說」,亦是一例。兩名男主角:楊威利和萊因哈特,在作者的構思中,是令人景仰的偉人,但是人物描寫沒有說服力。楊威利的形象,是一名懶散無為、悠閒度日的人,萊因哈特的形象,是一個極度依賴他人、不能獨自面對難題、心理呈現幼兒狀態的人。這兩人身上都沒有英雄特質:上進、獨立、勇氣。說到英雄人物,個人欣賞「沉默的艦隊」的海江田四郎,那才是真正的男子漢。

萊因哈特一角,思想狂妄,言行幼稚,處事不分是非輕重,不顧部屬人民性命(例子:拒絕換船、拒交項鍊、不肯停戰、處死政敵子孫)。這位任性的自私的男角,在書中被定位成是神聖的高潔的人物,贏得無數人愛戴和崇敬。作者這種視角,基本上是顛倒是非。

這種「人物狀態和人物評價之間的大幅落差」,在金書男主角身上並未出現。楊過、張無忌、段譽、喬峰、令狐沖,這些人物成長到後來,在面臨重大關卡時,都展現出過人的正直和俠義,不似萊因哈特那般無良。以上幾位男角,在金書中享有俠名、受人敬重,可說是當之無愧。

金庸小說的人物塑造,比一般流行小說來的合理和可信。

沒有小說會一無是處。銀河英雄傳說,雖然人物形象失真,但是書中同袍和敵友間的情誼,相當感人。沒有小說是完美無缺。金庸小說,對人性的描繪,有高明之處,也有失敗的地方。王朔所提:「跟著作者的主觀意圖跑,什麼不合理的事只要情節需要就硬幹」「在金庸小說中我確實看到了一些跟我們不一樣的人,視聽能力和表達能力都有嚴重障礙,只能認知眼前的一丁點兒人和事,所有行動近乎簡單的條件反射」,以上確是金書常見缺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ce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